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2020生了場大病,本來很急躁的自己親自體會了「別急,時間會說話」的含義。
身為多重情緒障礙患者的我本來就會替每天的自己心情打分數,發病後我開始更重視每件事情對我的「快樂意願」。
我問了自己「是不是大家都做了這件事我才想做」、「是不是大家都做了我覺得我也得做」、「我真的有想讓大家知道我在幹嘛嗎?」
說來悲傷,因為代表著我很需要照顧自己的心,小心翼翼,好怕再跌倒一次。
不急著跨年發文,因為當時沒有跟上大家的心情,時間過去了覺得很好,也許「時間」對我來說,成為了一個概念,不是年月日,而是一種療癒我的病的某種藥物,好像什麼事情加上了一點時間,總是有不同的樣貌,我很著迷在觀看這些變化。
我很確定無論用什麼形式,都要把這一切紀錄下來;錄音、錄影、書寫情緒,我在發病時這些陌生的自己身上尋找答案。
終於在最近一次進入長期睡眠後仍發現自己還在鬱期的谷底(通常睡眠對憂鬱症患者是種短期的解藥)但那幾天我服用完所有補充藥物下我的狀態沒有絲毫好轉,難受到連我所剩的書寫都做不到,一個字都擠不出來,彷彿被沒收我對世界僅有的熱情。
腦中竄出了曾看過有作家憂鬱症發病時而變得不識字,之前還覺得浮誇直到感受重重的砸在自己身上,我趴在床上崩潰著發抖著,害怕到哭著錄影時才親耳聽到自己說了出口:「我很想好。」
原來我真的很想好,看著自己從一個細微的差別走向另一個細微差別,每刻對於自我新的理解,就算是血淋淋的承認最卑劣、最真實的自己,我都不想忘記每次追求「讓自己心理更舒適」的理由。
發病後我接著寫自己的日記,時而停頓的看看腳底,有沒有踩著我無法理解的情緒,我拼命地想辦法、竭盡所能的去解讀它時被一句話打醒:「會發生的事情都是正常的呀。」
有點像是日前我的VR作品,大部分的觀眾都說他們對於故事感到斷裂,身為導演的我當時花了很多時間說服、合理化所有情節,但現在終於可以很勇敢的說:「對,那就是我的思緒。」
一個生病的人推動「精神疾病去污名化」並不容易,但也幸好,我有生病,我才能完整的了解某些事、肯定某些事情。
2020,我失去好多,好不甘心,尤其年末看著社群上朋友的每張笑容,都狠狠提醒自己曾經因為發病失控情緒而被嘲笑過。
幸運的是,我多了一些很關心我心理狀態的粉絲,他們甚至會不定期密我,要我好好活。
我帶著我的父親在我快撐不下去時對我說「我不擔心妳,因為我相信妳可以」;帶著母親在我發病每篇po文留言回覆我、鼓勵我的堅毅,接受一些原本欣賞我的人離開,還有朋友的愛,繼續走下去。
2021,可以的吧。
#精神疾病去污名化
IG@apriltzu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priltzu